当前位置 首页 > 看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发布:管理员 时间:2018/1/9 阅读:85 次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年元旦献词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建海

 

新年初始,承载新的希望;万象更新,开启新的征程。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温州市教育局,向一年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17年是温州教育持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紧扣“十三五”目标,坚持均衡、质量、问题、改革、民生“五大导向”,着力实施温州教育“十大工程”,深入推进“补短板、育亮点、树标杆”专项攻坚行动,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教育均衡,优质资源有力扩张。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40所,新开工校舍面积84万平方米,实施“薄改”项目21个,建成投用温州滨海职教中心、外国语学校瓯江口校区、新永强中学等24所学校,全市中小学生均占地、建筑面积分别提升0.96、0.82㎡,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三年补短板攻坚任务。借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推进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市本级实施政府投资项目20个,完成投资11.71亿元,完成率为116.17%。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生均经费投入671元,同比增长28.5%。完成全市各类创新实验室创建206个、学科教室90个、功能室达标(示范)校建设161所。投入430.7万元用于全市69所学校1292个普通教室灯光改造项目。学校食堂A、B等级率达94.1%。加快推进《温州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6个年度项目。开通市中小学生在线答疑平台,惠及60多万学生。安排温州中学等5所优质公办普高248名招生计划面向市区统筹招生,促进市区优质资源共享。全力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瓯海区通过复查,瑞安市完成预评估。

一年来,我们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4所,超额完成24所;创建等级幼儿园76所,比例达94.64%,同比提升6.21个百分点;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85所,覆盖面达到88.32%,同比提升5.15个百分点。新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0所,占比达到96%;培育第二批新优质学校150所,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深化集团校、联盟校等办学形式,不断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24所普高申报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省普高特色示范校比例达68%,同比提升22.5个百分点。创建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1个,新创中职名校、示范性职教集团、德育品牌等省级项目107个;温幼师鹿城校区等3所新校区建成投用,乐清柳市职技校等8所职校迁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中职招生比例提升至43.9%。全市高校创建省一流学科19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5个、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0个;举行温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现场签约成果专利转让和校企合作项目18项;启动首批重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7个。建成省级学习型城市2个、省级现代化成人校7所;新增市等级社区36个、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0个;面向企业职工、新农民、家政服务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共计152.6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3.91万人,社区老年学习苑增加到100所,开展“线上线下”老年教育培训 68.5万人次。

一年来,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质量再创新高。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着力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打造“四品八德”区域品牌。创建温州市第三批德育示范校24所、“美丽学校”231所、“书香校园”51所,全市生均纸质图书增加2.06册。开通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心理辅导室覆盖面达100%。加快温州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创建数字校园10所、创客基地59个、创客空间161个、智慧校园32所、智慧教室182个。深化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试点,全市完成接待学生112万人次。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义务教育质量主要指标在全省晋等升位;全市高考一段录取率17.8%,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市区一段录取率24%,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动力不断增强。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引进优质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7亿元。温州道尔顿小学、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校、东瓯中学等民办学校建成开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意见》,对民办学校党建、招生、收费、教师招聘、财务等14个方面强化管理。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的办学主体责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两项省级试点,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全市1054所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章程”。加强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模式在《人民教育》发表推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教育类公共服务审批主事项17项、子事项23项,被省跑改办专文刊发,并得到副省长成岳冲的肯定性批示。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焕发活力。树立陈莹丽老师先进典型,开展向“最美教师”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校长、教师、班主任21.74万人次(人均2.07次),新评选市“三坛”教师598名,新建名师工作站(室)70个。开展“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完成洞头、乐清2个省级试点,推动师资优化配置。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全省团体第一。全市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达93.8%,同比提升15.55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率达94%,同比提升7.64个百分点。

回首过去,是为了让前行更加坚定!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2020全市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大会精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统筹抓好“七个根本”,推进温州教育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一是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根本抓手,加大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大力推进教育基础建设,盘活教育资源,全市新建、改扩建学校278所,中小学生均占地、建筑面积分别提升0.7㎡以上。二是以教育公平为根本要求,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出台实施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0所,等级幼儿园占比提高至95%以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启动实施市区西部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培育第二批150所新优质学校,新创省标准化学校20所,比例达98%以上;加大力度推动高中布局调整,加强普高共同体建设,推进公民办普高协调发展、普职相互融通;认真组织实施“职教+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名校+名师+名专业”协同建设、“名企+大师+学徒制”培养改革等三大工程,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制定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各地特校建设;创建省级学习型城市,省标准化成人校达标率100%,市级社区老年学习苑60所,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推进终身教育优化提升。三是以服务发展为根本导向,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提升。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提升温州高校综合实力。加强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面向温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办学,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和培育重点学科、专业,积极对接浙南科技城、产业集聚区等龙头产业平台和大学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探索设计符合高校类型、体现办学特色的服务地方贡献度考核评价体系,发挥高校溢出效应。四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四品八德”系列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改革、课堂变革,推进智慧教育教育工程和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坚持质量立教,制定实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学为中心”课堂提升、有效作业优化、学习评价优化、教学常规优化等四大行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全市中小学质量主要指标在全省晋等升位。五是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推动教育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学校安全管理机制改革,打造教育综合改革“温州样本”。六是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提升教育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实施教师关爱工程,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七是以加强党建为根本保证,引领推动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和教育行风建设,完善学校党建工作“五大融合”机制,积极培育“党建+”工作新模式,强化党建工作新动力,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

时光奔腾,年轮复始;展望新载,心潮澎湃。立足新的起点,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当新时代温州教育创新发展的“探路者”,展现新风采、干出新业绩,共同为温州再创新辉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来源:

文章内容版权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对于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于文章转载发布时间起两周内使用用电子邮件(zexiaotong@163.com)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择校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择校通”所有,转载请署名“择校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